南北走向,是关城的两翼,通常称作关城的明墙暗壁,是嘉靖十八年到十九年(1539——1540年)所筑。这段长城,据乾隆《重修肃州新志》所记:“南至讨赖河,北尽头石关儿,共长三十里。”西长城实测总长14,759米。
关的左翼一段长城,叫做明墙。在关城南侧,紧靠讨赖河北岸80米悬崖之上的边缘有一墩台,叫做讨赖河墩,这里开始,长城象一条卧龙,伏于戈壁之上,向北横穿甘新铁路和兰新公路,直爬到嘉峪塬上,与关之外城相接。这一道黄土夯筑的长城保护较好,除公路、铁路穿行的地方有残断外,基本完整。明墙总长6,559米,其中断缺265米,占全长的百分之四强。长城残高3.5到4米不等,有些地方显山宇墙的痕迹,已看不清。底厚4米,上宽2.5米;有的段落底厚3.5米,上宽2米,均为黄土夯筑,夯土层13厘米到19.5厘米不等。
夯土层之间用杨松木桩和芨芨草以十余厘米的距离排列夯打在其中,至今还能清晰地看出,也取出了部分标本。这一段共有长城墩三座,比较完整。基本上是四五里左右设一墩台,整整齐齐地排列在长城线上,从南向北,城南墙到第一墩总长2065米,墙高4米,基宽4米,上宽2.5米。第一墩到第二墩总长2033米。第一墩墩高16米,长14米,宽15米,长城高3.5米,基宽4米,上宽2.85米。第二墩到第三墩之间总长2096米。墙城底宽3.5米,上宽2米,底宽4米。第二墩高16米,宽15米,长15米。夯土层10——15厘米,为黄土夹石夯筑。巍峨挺拔,不减当年。
从关城向北的一段长城叫暗壁。长城从关城东北角上的“闸门墩”起,沿黑山内侧向北伸展,与黑山一带的九沟十八坡口成平行线,经过嘉峪关公社嘉峪关大队第二、第四、第五生产队,穿过戈壁,在嘉峪关公社黄草营一队附近直插黑山山腰,挡住了西面的大小山口。为了防止敌人从黑石峡口进入长城之内,又在黑石峡口修了一道东西走向的断壁,长约750米,高3米多,宽4米,从西面山坡上向下直插暗壁城墙,封锁了山间通路,这段暗壁共长8200米,其中断缺1610米,占总长的将近百分之二十,这断缺处都是经过农田的部分。因是就地取材,故有三种夯筑方法。连接长城的一段约5700米墙为黄土夯筑,墙高4.6米。上有女墙遗迹,高约0.9米。墙身共高5.5米,有很短的最低也高2——3米。城墙上宽2.5米,底宽3.9米;女墙遗迹底宽77厘米,上宽35厘米。夯土层15——20厘米。接着是约1,000米黄土夹沙夯筑的一段,己严重残缺,残高约2——2.5米,底宽约2米,上宽不足1米。再往北是1500米片石夹土墙,为就地取来片石和黄土分层夯筑而成,土层厚10——12厘米,片石层厚10——15厘米,坚固美观,很有特色。有趣的是,当长城爬上山腰时,有约500米多的城墙,只有1米高,42厘米厚,与山峦起伏的马鬃山脉连在一起,小巧玲珑,十分别致。
明墙与暗壁,犹如给关城增添了两支铁翅,使关防更加严密。为了使这一段城墙更加牢固,和长城平行,在长城外39——60厘米处,挖有一道沟(亦称外壕),虽经数百年风吹沙填,但在山头仍可看到沟的遗迹。壕沟从关南的北大河沿向北伸展,遇山爬山,遇戈壁穿戈壁,一直到关北的黑山上,长达6,000米。沟上宽9.8米,下宽3.5米,深2.1米。这条壕沟,当年起了保护西长城的作用。
从讨赖河北岸到黑山山腰这一段防线,修筑很快,质量很好,经过四百余年仍然很结实。1975年,在长城内发现一块石刻记工牌,长19厘米,宽11.5厘米,厚2厘米,两面刻字,正面上面刻着“加(嘉)靖十九年七月初一日起初十日止第一工”一行小字,中间刻着“第一工起”四个大字;背面上方刻着“蔡止梅起”,下面刻有六行小字:“一工李清队起,二工梅喜队,三工王元队,四工侯勋队,五工位宗队,六工张昙队止。”当时夯打城墙是分段包打,此碑刻埋于城墙之内,作为检查城墙夯筑质量的依据。据历史文献记载,这条长城起筑于明嘉靖十八年(1539年),完成于第二年,最迟不过嘉靖二十年(1541年)。这条防线,伸展于关城左右,形似铁臂,挡阻西来之敌,保证关城的安全。